《基督教学术》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民族地区高校朝鲜族青少年基督教信仰研究 —

 
来源:基督教学术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2
 

青少年是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希望,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心理尤为重要。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作为以朝鲜族为主的边境多民族聚居区,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民族历史文化心理。高校中朝鲜族青少年的宗教信仰问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朝鲜族基督教信仰群体受到韩国教会的影响;其二,因思想政治建设与学校的科学教育,许多大学生已成为无神论者;其三,部分朝鲜族学生在步入高校后,因文化冲击与第二语言沟通障碍等多种原因带来的精神压力与困惑,会促使他们倾向于寻找精神慰藉。课题组通过走访与调查,对延边大学的朝鲜族青少年基督教信仰进行了解,探究宗教对高校民族青年世界观、生活观、价值观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在民族高校青少年群体中进行有效的思想建设工作。 一、延边大学朝鲜族青少年的宗教信仰现状 一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青少年与中立派。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普及马列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唯物主义世界观等科学思想,大多数朝鲜族青少年接受有关教育,也由此成为坚定的无神论者。即使家庭中有亲属信仰基督教,但这些朝鲜族青少年依旧扮演“科学普及者”的角色,坚决拒绝接受宗教信仰或对宗教持辩证态度。这部分朝鲜族青少年会自发拒绝去教会等宗教场所参加活动,即使出于孝心陪同家人同去,也会保持理性的判断。而其中一部分中立者,在辩证否定宗教的世界观和部分价值观的同时,虽然对宗教的一定社会积极作用持肯定态度,但是心理上仍然拒绝信教。 二是有受家庭影响成长起来的基督教徒。延边大学的朝鲜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0%左右。受家庭宗教氛围的影响,有些朝鲜族青少年自幼时起跟随信仰基督教等宗教的家人,在教堂或朝鲜族家庭教会里参加宗教活动,有的青少年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基督教义,并在学习与生活中遵从基督教教义。 三是有潜在的宗教慕教者群体。由于朝鲜族青少年父母一辈经常在外务工,作为在“单亲”或“无亲”状态下长大的留守儿童,在成年后会更倾向于寻找心灵上的共情与补偿。如果父母一辈有宗教信仰,他们也会借由参加共同的宗教活动来拉近与亲人的心理距离;当年迈的抚养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出现健康问题、家庭出现变故、生活环境突变、对人生意义感到困惑、与同龄人难以获得共鸣时,精神上的迷惘情绪与并不丰富的社会经验会促使朝鲜族青少年寻求向内或向外的帮助,寻求心理上的认同与开解,这便给了宗教可乘之机。因此,延边大学的朝鲜族学生中存有潜在的宗教慕教者群体。 二、朝鲜族青少年基督教信仰的特殊性 一是特殊的历史因素——朝鲜族与韩民族特殊的信仰“羁绊”。韩民族受外来宗教影响较深。1910年日本侵占朝鲜,李氏王朝与日本签署《日韩合并条约》,韩民族受到日本的影响,形成了对宗教包容的特点。随着日本战败,韩民族本民族的宗教逐渐走向衰亡,主流宗教只有基督教和天主教。二战后,朝鲜半岛因美国和苏联冷战而一分为二,韩国受到美国主流基督教、天主教与新教等外来宗教的影响较多,而现今韩国实行较宽容的宗教政策,再加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信教群体持续壮大。 朝鲜族的宗教受国内形势影响较深。一战前期,朝鲜族已淡化本民族宗教,接受了佛教与道教等中国本土宗教,但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影响与朝鲜民族自古将儒学也当成宗教对待的特点,信教人数比例并不高。1945年东北光复后,朝鲜族本民族宗教中的大教、青林教等在哈尔滨、龙井等地的恢复活动以失败告终。1948年我国宗教政策发生改变后,部分宗教信徒开始重新信仰基督教与天主教。“文革”结束后至今,朝鲜族务工人员因受韩国宗教文化的影响,信教人数逐年上升。 由于民族心理上的同源性及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传播特性的影响,民族地区宗教传教方式的手段趋于多样性与隐蔽性。由于朝鲜族与韩民族使用相同的文字,在语言与文化上也有许多共通性,因此,韩民族的“宗教热”势必会对朝鲜族的民族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二是特殊的务工热潮——韩国的宗教文化对务工人员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韩两国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差异,朝鲜族赴韩务工人数逐年增加。这些人由于工作原因长期在韩国生活,紧张的工作节奏、沉重的经济压力、孤独的生活状态、传教者的宣传、韩国宽松的宗教政策和基督教等宗教宣扬的“神爱世人”及“兄弟姊妹”等教义,使得部分在韩务工的朝鲜族群众对基督教产生一定好感。务工者在进行集体宗教活动的尝试后,受到基督教群体氛围的感染,便较容易成为一名慕教者。 这些在韩务工的基督教信徒在归国后,会积极向身边亲友“播撒福音”。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务工者家庭的青少年对基督教等宗教持不同的态度。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科学世界观等教育深入人心,因此,在朝鲜族青少年群体中,对宗教持反对或理性中立态度的人较多。总而言之,务工热潮吸纳部分中年甚至老年朝鲜族群众成为慕教者或信教者,但由于科学的普及与我国的意识形态教育,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有限的、存在差异的。 家庭教育是影响青少年成长与人格塑造的重要因素之一,抚养人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活动对孩子的价值观塑造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赴韩务工的朝鲜族父母慕教者、信教者的增加,可能会使朝鲜族青少年也成为宗教的潜在信徒。由于青少年尚未塑造成熟的价值观,对宗教的本质缺乏理性且辩证的思考,很容易受外在影响成为信徒。 三是特殊的文化环境——文化冲击与精神心理上的孤独感。首先,生活与学业上的改变会给求学中的朝鲜族青少年带来巨大压力。许多朝鲜族青少年从小生长在传统的朝鲜族家庭里,进入学龄期后,大部分直接进入朝鲜族学校接受教育。尽管朝鲜族青少年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但汉语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学生长久以来已经习惯于使用本族的语言进行交际与生活,当进入以汉语教学的陌生学习环境,会感到极其不适。加上文化上的隔阂、沟通上的障碍、情感上的孤独、学业上的不顺,这些逆境会使部分朝鲜族青少年产生挫折感与迷茫感,增加了他们向宗教寻求慰藉的可能性。 其次,朝鲜族基督教“小家庭式”的教会模式对青少年具有一定吸引性。朝鲜族教会中的家庭式教会由于地点一般设立在教友的家中,从环境氛围上便能给予朝鲜族青少年归家般的自在感。教会中教友们彼此关照的风气,“上帝”的美好形象与教会神职人员的正向榜样作用,以及教徒间的共同语言与道德准则,都会吸引青少年向而往之。朝鲜族青少年的生活重心大多在结构成分相对简单的学校与家庭中,“小家庭式”的教会利用同族语言带来的亲近感、文化上的熟悉感、餐饮的舒心感,使一些青少年乐于参加教会活动,接受宗教观念。 朝鲜族青少年在面对升学后的文化冲击、学业压力及交际障碍时,如果仅仅只是依赖宗教带来的心灵慰藉,而非立足实际积极提升自我改变现状,将会造成许多严重后果,如:学习怠惰、挂科重修、闭塞内心、封闭自我、加剧人际矛盾冲突等。此外,“小家庭式”教会的特殊环境氛围,对内心迷惘的朝鲜族青少年来说是个十分有吸引力的“归属”。因此,如何正确引导朝鲜族青少年面对挫折,将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宗教对高校朝鲜族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首先,形成了缺乏实践进取精神的消极人生观。民族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民族骨干与精英人才的重任。朝鲜族高校生作为高校中的少数民族群体,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的人因为语言的障碍而感到孤独,或因为文化的冲击感到无所适从,在碰到生命中的坎坷时,在心理预期与现实产生无法逾越的落差时,在面对社会与生活中的种种不公平与不合理的现状时,便会向宗教寻求心理慰藉。由于宗教具有排他性、消极性和唯心主义倾向,如基督教宣扬的是“乐安天命”、消极避世的主观唯心思想,会使信教的朝鲜族高校生形成缺乏实践进取精神的消极人生观。 其次,影响第二语言的掌握,加剧交际的障碍。对于朝鲜族青少年教徒来说,如果一味沉浸在宗教的世界中,不主动与身边人进行正常交往与沟通,便很容易与同龄人之间形成隔阂。尤其是对于大多成长于母语环境下的朝鲜族高校生来说,在面对文化差异、第二语言交际障碍、学业问题等现实难题时,有的学生被动地安于现状,以祈祷方式祈求现状得以改变。而且第一语言为朝语的朝鲜族高校生在参加教会活动时,往往使用朝鲜语作为交际语言,这缩小了使用汉语的环境,也会加剧交际的障碍。 再次,西方宗教势力的渗透。基督教虽然是一个使用相同传教媒介与传教模式的教派,但其下“派别”良莠不齐。这些派别有些以正当手段进行正常的传教活动,有些则假借宗教的外衣,实则传播封建迷信思想,进行政治反动活动。此外,在经由世俗传教者进行解读与宣传的过程中,如果教会管理出现严重问题、神职团队素质良莠不齐、西方敌对势力在宗教活动中大肆宣扬反动思想,便会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四、加强民族高校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首先,切实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民族高校青少年信教问题。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地有着复杂的历史因素、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经济结构、多样的民族文化,民族高校应秉承培养各民族优秀特色人才的办学理念,从实际情况出发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培养双文化双语言甚至多文化多语言、听说读写皆佳的复合型民族人才。针对民族高校中存在的第二语言沟通障碍和人际交往问题,应在尊重民族心理与把握民族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创新集体活动形式与授课方式,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加多语演讲朗诵和富有民族特色的竞选竞赛等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活动扩大学生的人际圈,在学业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包括开设专题讲座等。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在发挥传统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等媒介与活动载体,将马克思主义等理论知识与民族心理及文化相结合,使各族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心理上的支持。 其次,警惕“务工潮”等跨域宗教文化输入对青少年的影响。高校应关注“务工潮”等跨域宗教文化输入对青少年的影响,加强科学文化及人文软环境建设,使民族高校成为治学更严谨、人情关怀更温暖、科学思想更深入人心、学生更求真向善的民族人才培养基地。同时,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科学辩证地看待宗教文化的影响,警惕西方宗教势力的政治渗透。民族地区党委政府应针对少数民族信仰渊源历史与现实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线上网络监控以及线下社区建设,依法管理宗教事务,阻断不法宗教组织的传播途径,引导合法宗教团体依法进行宗教活动。 最后,民族高校青少年应在尊重并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积极提升自我,在实践与奉献中寻找价值。对于民族高校青少年而言,宗教是一把双刃剑,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性看待宗教问题。信教学生不应因宗教信仰干扰自己日常的学习工作和人际活动,而应以行动践行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教义;非信教学生也应重视实践价值,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志愿活动,以良好的民族关系互补互进。民族高校青少年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有所成,回馈社会,为祖国建设奉献力量。 [1]孙建青.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2]罗中.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社会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3]雷卫.宗教信仰、经济收入与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J].农业技术经济,2016(7). [4]李娜.民族地区青少年宗教信仰特殊性及对策研究——以甘南地区青少年宗教信仰状况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5]马莉,李学迎.关于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若干思考[J].世界宗教文化,2018(6). 金廷勲(1996—),女,朝鲜族,吉林省延吉市人,单位为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金静(1988—),女,朝鲜族,延边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青少年是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希望,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心理尤为重要。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作为以朝鲜族为主的边境多民族聚居区,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民族历史文化心理。高校中朝鲜族青少年的宗教信仰问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朝鲜族基督教信仰群体受到韩国教会的影响;其二,因思想政治建设与学校的科学教育,许多大学生已成为无神论者;其三,部分朝鲜族学生在步入高校后,因文化冲击与第二语言沟通障碍等多种原因带来的精神压力与困惑,会促使他们倾向于寻找精神慰藉。课题组通过走访与调查,对延边大学的朝鲜族青少年基督教信仰进行了解,探究宗教对高校民族青年世界观、生活观、价值观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在民族高校青少年群体中进行有效的思想建设工作。一、延边大学朝鲜族青少年的宗教信仰现状一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青少年与中立派。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普及马列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唯物主义世界观等科学思想,大多数朝鲜族青少年接受有关教育,也由此成为坚定的无神论者。即使家庭中有亲属信仰基督教,但这些朝鲜族青少年依旧扮演“科学普及者”的角色,坚决拒绝接受宗教信仰或对宗教持辩证态度。这部分朝鲜族青少年会自发拒绝去教会等宗教场所参加活动,即使出于孝心陪同家人同去,也会保持理性的判断。而其中一部分中立者,在辩证否定宗教的世界观和部分价值观的同时,虽然对宗教的一定社会积极作用持肯定态度,但是心理上仍然拒绝信教。二是有受家庭影响成长起来的基督教徒。延边大学的朝鲜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0%左右。受家庭宗教氛围的影响,有些朝鲜族青少年自幼时起跟随信仰基督教等宗教的家人,在教堂或朝鲜族家庭教会里参加宗教活动,有的青少年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基督教义,并在学习与生活中遵从基督教教义。三是有潜在的宗教慕教者群体。由于朝鲜族青少年父母一辈经常在外务工,作为在“单亲”或“无亲”状态下长大的留守儿童,在成年后会更倾向于寻找心灵上的共情与补偿。如果父母一辈有宗教信仰,他们也会借由参加共同的宗教活动来拉近与亲人的心理距离;当年迈的抚养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出现健康问题、家庭出现变故、生活环境突变、对人生意义感到困惑、与同龄人难以获得共鸣时,精神上的迷惘情绪与并不丰富的社会经验会促使朝鲜族青少年寻求向内或向外的帮助,寻求心理上的认同与开解,这便给了宗教可乘之机。因此,延边大学的朝鲜族学生中存有潜在的宗教慕教者群体。二、朝鲜族青少年基督教信仰的特殊性一是特殊的历史因素——朝鲜族与韩民族特殊的信仰“羁绊”。韩民族受外来宗教影响较深。1910年日本侵占朝鲜,李氏王朝与日本签署《日韩合并条约》,韩民族受到日本的影响,形成了对宗教包容的特点。随着日本战败,韩民族本民族的宗教逐渐走向衰亡,主流宗教只有基督教和天主教。二战后,朝鲜半岛因美国和苏联冷战而一分为二,韩国受到美国主流基督教、天主教与新教等外来宗教的影响较多,而现今韩国实行较宽容的宗教政策,再加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信教群体持续壮大。朝鲜族的宗教受国内形势影响较深。一战前期,朝鲜族已淡化本民族宗教,接受了佛教与道教等中国本土宗教,但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影响与朝鲜民族自古将儒学也当成宗教对待的特点,信教人数比例并不高。1945年东北光复后,朝鲜族本民族宗教中的大教、青林教等在哈尔滨、龙井等地的恢复活动以失败告终。1948年我国宗教政策发生改变后,部分宗教信徒开始重新信仰基督教与天主教。“文革”结束后至今,朝鲜族务工人员因受韩国宗教文化的影响,信教人数逐年上升。由于民族心理上的同源性及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传播特性的影响,民族地区宗教传教方式的手段趋于多样性与隐蔽性。由于朝鲜族与韩民族使用相同的文字,在语言与文化上也有许多共通性,因此,韩民族的“宗教热”势必会对朝鲜族的民族心理产生一定影响。二是特殊的务工热潮——韩国的宗教文化对务工人员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韩两国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差异,朝鲜族赴韩务工人数逐年增加。这些人由于工作原因长期在韩国生活,紧张的工作节奏、沉重的经济压力、孤独的生活状态、传教者的宣传、韩国宽松的宗教政策和基督教等宗教宣扬的“神爱世人”及“兄弟姊妹”等教义,使得部分在韩务工的朝鲜族群众对基督教产生一定好感。务工者在进行集体宗教活动的尝试后,受到基督教群体氛围的感染,便较容易成为一名慕教者。这些在韩务工的基督教信徒在归国后,会积极向身边亲友“播撒福音”。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务工者家庭的青少年对基督教等宗教持不同的态度。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科学世界观等教育深入人心,因此,在朝鲜族青少年群体中,对宗教持反对或理性中立态度的人较多。总而言之,务工热潮吸纳部分中年甚至老年朝鲜族群众成为慕教者或信教者,但由于科学的普及与我国的意识形态教育,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有限的、存在差异的。家庭教育是影响青少年成长与人格塑造的重要因素之一,抚养人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活动对孩子的价值观塑造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赴韩务工的朝鲜族父母慕教者、信教者的增加,可能会使朝鲜族青少年也成为宗教的潜在信徒。由于青少年尚未塑造成熟的价值观,对宗教的本质缺乏理性且辩证的思考,很容易受外在影响成为信徒。三是特殊的文化环境——文化冲击与精神心理上的孤独感。首先,生活与学业上的改变会给求学中的朝鲜族青少年带来巨大压力。许多朝鲜族青少年从小生长在传统的朝鲜族家庭里,进入学龄期后,大部分直接进入朝鲜族学校接受教育。尽管朝鲜族青少年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但汉语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学生长久以来已经习惯于使用本族的语言进行交际与生活,当进入以汉语教学的陌生学习环境,会感到极其不适。加上文化上的隔阂、沟通上的障碍、情感上的孤独、学业上的不顺,这些逆境会使部分朝鲜族青少年产生挫折感与迷茫感,增加了他们向宗教寻求慰藉的可能性。其次,朝鲜族基督教“小家庭式”的教会模式对青少年具有一定吸引性。朝鲜族教会中的家庭式教会由于地点一般设立在教友的家中,从环境氛围上便能给予朝鲜族青少年归家般的自在感。教会中教友们彼此关照的风气,“上帝”的美好形象与教会神职人员的正向榜样作用,以及教徒间的共同语言与道德准则,都会吸引青少年向而往之。朝鲜族青少年的生活重心大多在结构成分相对简单的学校与家庭中,“小家庭式”的教会利用同族语言带来的亲近感、文化上的熟悉感、餐饮的舒心感,使一些青少年乐于参加教会活动,接受宗教观念。朝鲜族青少年在面对升学后的文化冲击、学业压力及交际障碍时,如果仅仅只是依赖宗教带来的心灵慰藉,而非立足实际积极提升自我改变现状,将会造成许多严重后果,如:学习怠惰、挂科重修、闭塞内心、封闭自我、加剧人际矛盾冲突等。此外,“小家庭式”教会的特殊环境氛围,对内心迷惘的朝鲜族青少年来说是个十分有吸引力的“归属”。因此,如何正确引导朝鲜族青少年面对挫折,将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三、宗教对高校朝鲜族青少年的消极影响首先,形成了缺乏实践进取精神的消极人生观。民族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民族骨干与精英人才的重任。朝鲜族高校生作为高校中的少数民族群体,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的人因为语言的障碍而感到孤独,或因为文化的冲击感到无所适从,在碰到生命中的坎坷时,在心理预期与现实产生无法逾越的落差时,在面对社会与生活中的种种不公平与不合理的现状时,便会向宗教寻求心理慰藉。由于宗教具有排他性、消极性和唯心主义倾向,如基督教宣扬的是“乐安天命”、消极避世的主观唯心思想,会使信教的朝鲜族高校生形成缺乏实践进取精神的消极人生观。其次,影响第二语言的掌握,加剧交际的障碍。对于朝鲜族青少年教徒来说,如果一味沉浸在宗教的世界中,不主动与身边人进行正常交往与沟通,便很容易与同龄人之间形成隔阂。尤其是对于大多成长于母语环境下的朝鲜族高校生来说,在面对文化差异、第二语言交际障碍、学业问题等现实难题时,有的学生被动地安于现状,以祈祷方式祈求现状得以改变。而且第一语言为朝语的朝鲜族高校生在参加教会活动时,往往使用朝鲜语作为交际语言,这缩小了使用汉语的环境,也会加剧交际的障碍。再次,西方宗教势力的渗透。基督教虽然是一个使用相同传教媒介与传教模式的教派,但其下“派别”良莠不齐。这些派别有些以正当手段进行正常的传教活动,有些则假借宗教的外衣,实则传播封建迷信思想,进行政治反动活动。此外,在经由世俗传教者进行解读与宣传的过程中,如果教会管理出现严重问题、神职团队素质良莠不齐、西方敌对势力在宗教活动中大肆宣扬反动思想,便会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四、加强民族高校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首先,切实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民族高校青少年信教问题。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地有着复杂的历史因素、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经济结构、多样的民族文化,民族高校应秉承培养各民族优秀特色人才的办学理念,从实际情况出发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培养双文化双语言甚至多文化多语言、听说读写皆佳的复合型民族人才。针对民族高校中存在的第二语言沟通障碍和人际交往问题,应在尊重民族心理与把握民族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创新集体活动形式与授课方式,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加多语演讲朗诵和富有民族特色的竞选竞赛等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活动扩大学生的人际圈,在学业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包括开设专题讲座等。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在发挥传统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等媒介与活动载体,将马克思主义等理论知识与民族心理及文化相结合,使各族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心理上的支持。其次,警惕“务工潮”等跨域宗教文化输入对青少年的影响。高校应关注“务工潮”等跨域宗教文化输入对青少年的影响,加强科学文化及人文软环境建设,使民族高校成为治学更严谨、人情关怀更温暖、科学思想更深入人心、学生更求真向善的民族人才培养基地。同时,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科学辩证地看待宗教文化的影响,警惕西方宗教势力的政治渗透。民族地区党委政府应针对少数民族信仰渊源历史与现实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线上网络监控以及线下社区建设,依法管理宗教事务,阻断不法宗教组织的传播途径,引导合法宗教团体依法进行宗教活动。最后,民族高校青少年应在尊重并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积极提升自我,在实践与奉献中寻找价值。对于民族高校青少年而言,宗教是一把双刃剑,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性看待宗教问题。信教学生不应因宗教信仰干扰自己日常的学习工作和人际活动,而应以行动践行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教义;非信教学生也应重视实践价值,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志愿活动,以良好的民族关系互补互进。民族高校青少年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有所成,回馈社会,为祖国建设奉献力量。参考文献:[1]孙建青.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2]罗中.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社会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3]雷卫.宗教信仰、经济收入与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J].农业技术经济,2016(7).[4]李娜.民族地区青少年宗教信仰特殊性及对策研究——以甘南地区青少年宗教信仰状况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马莉,李学迎.关于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若干思考[J].世界宗教文化,2018(6). 金廷勲(1996—),女,朝鲜族,吉林省延吉市人,单位为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金静(1988—),女,朝鲜族,延边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文章来源:基督教学术 网址: http://jdjxs.400nongye.com/lunwen/itemid-30172.shtml


上一篇: 西方教会在德州区域的教育活动述论
下一篇: 林业论文_《林业工程学报林业工程学报》出版道德公约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基督教学术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