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学术》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大学生基督徒信仰现状、皈依原因及其对策探究

 
来源:基督教学术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2
 

基督宗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文化是西方资本主义精神文化的本质与核心,不仅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伦理道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自传入中国,经过本土化历程之时,亦对我国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直至现代。当下,大学生信仰基督教问题,已受社会各界关注。逐年增长的基督徒人数,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大学生青年群体,及其信仰价值选择的重要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对这类特殊群体,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引导大学生基督徒走上与社会主义事业相向而行的正途上,使其宗教信仰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相适应,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政教关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应有之力。为此,本文就近选择笔者供职的广东财经大学为个案,抽取18位在读大学生基督徒为样本,进行深度访谈,以此管窥广东大学生基督徒信仰现状,量化分析其皈依基督的原因,并提出四方面的实效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一、大学生基督教徒信仰基本情况 据2014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中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比例远远高于普通群众的比例,全国大学本专科在校生约2500万人,信仰基督教的比例达到7%左右,绝对数量在175万人以上。[2]虽然官方的调查数据与现实情况或存在差异,但由此可知,近年来各大高校内的大学生基督徒的数量基数庞大,且应呈现增长趋势。 笔者因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以基督宗教在华传播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交往认识了广州高校在读大学生基督徒。为完成本课题,笔者随机选取其中18位,进行间断性的深度访谈。了解到的基本情况,列表数据如下: (一)人物概况 接受访谈的18位同学,尽管占全校本科生的0.08%,虽难言代表主体性,但受其隐私保护和敏感神秘之因,取样困难,实属不易,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 表1:人数基本概况表类 别 比例人数性别3户籍区域政治面貌2 4 1教派男生女生城市农村本地外省共青团员普通群众天主教东正教新教15 12 6 16 4 0 0 1 8 16.7%83.3%66.7%33.3%88.9%11.1%22.2%87.8%0%0%100% 表1看出,十八位基督徒均为基督新教徒,以女生为多数(当然这与该校学生总数以女生居多有关),城市户籍多于农村户籍,均为本省信徒。其中四位基督徒,兼具是共青团员与基督教徒双重身份,他们自认为两者身份不冲突,也不影响参加教会活动的抉择。 (二)接触基督教信仰路径 已有研究表明,高校学生接触基督教的途径大致分两大类:客观外因:门户网站、社区论坛、空间博客等为媒介的线上网络平台传播,以及线下的散发传单或对外传教的牧师、神父或信徒。主观内因:本人饱受沧桑寻找信仰寄托,以及家庭世袭与身俱来的宗教信仰。抽样访谈发现,18名基督信徒均是主观内因接触到基督教,并均为家庭世袭,与时俱来的基督教信仰身份。具体情况如表2 : 表2:接触基督教信仰路径数据表途 径 比例人数网络传播外人传教自我精神寄托家庭世袭、与时俱来0 0 0 1 8 0%0%0%100% (三)宗教生活情况 深度访谈所知,十八位大学生基督徒的日常行为与朋辈同学无异。他们行事较为低调,很多人不愿意在公开场合亮出自己基督教徒的身份,更不愿意主动交往其他教友。但对每周日的礼拜活动,表现得较为虔诚,绝大多数能够坚持每周的宗教活动。虽然如此,也并未表现出狂热程度,更多是把信仰纳入自己的私事领域,并不愿意过多宣讲自己的宗教信仰,更没有主动宣教的趋势。具体情况如表3: 表3:宗教活动频率宗教活动 比例人数周日礼拜团契活动佩戴十字架饰品公开教徒身份积极寻找教友向他人传教16 4 10 9 2 0 88.9%22.2%55.5%50%11.1%0% (四)信教年份 访谈调查显示,其中绝大多数信教年份超过十年,因为他们均为随同家庭亲人,世袭继承信仰,一般在三岁左右领洗入教,但真正懂事要到小学6-8岁,那时算起,即算超过十年的信教年份。具体数据如表4: 表4:入教时间数据入教时间 比例人数15年以上10年-15年5-10年5年以下4 10 3 1 22.2%55.5%16.7%5.6% 二、大学生基督徒皈依基督因素分析 调查访谈数据显示,1人受周围社会环境影响,14人是因为家庭之中父母或其他亲人信仰基督宗教,使大学生从小受到熏陶从而承袭了这种信仰,有3人是通过自身价值判断而主动了解、熟悉并信仰基督教。具体数据如表5: 表5:皈依因素原 因 比例人数社会环境个人考虑家庭承袭1 3 1 4 5.5%16.7%87.8% 一是社会环境,是指高校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客观原因。其中,受到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信仰基督教的一位大学生,成为基督教信徒的时间并不长,属于十八位样本中最短的,但他的虔诚与其他教徒无异。他在偶尔的几次参与基督教会的礼拜活动中,为基督教会自由、宁静、和谐的氛围所感染,与其他教徒一起吟唱诗歌、一起诵读《圣经》,源源不断地带给他独特的人生感悟,他因此对基督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真正使他成为基督教信徒的契机,是他在自身的信仰迷茫之时,看到了他的基督教徒朋友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保持一颗热忱之心为他人祷告的场景,由此体会到基督教的善,选择信仰基督教。另外,该受访者还认为,在本高校内有少数信仰基督宗教的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表露出来的基督教信仰态度,会对周围其他人群有着或深或浅的影响,不论他们是否表现积极主动传教行为,他们自身的言行和思想或多或少会感染身边关系亲密的人群。 二是个人考虑,是指高校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主观原因。其中三位同学,是根据自我价值观的取向而选择信仰基督教,他们入教时间皆是5-10年。他们表示,从小接受无神论的科学教育本不会产生对宗教的信仰,他们最初也并不是认同宗教。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逐渐显现的情况下,他们时常感到迷惘,也感受不到无神论与宗教观之间的对立差别,甚至会发现依托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无神论尚不足以动摇有神论的基础。认为自己的行为方式时常偏激,渴望在犯错之时得到心灵的救赎和内心的平静,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思考问题,以和平的方式理性地解决问题。而基督教恰恰是提供了他们认为很合适的环境,所以他们才会接受基督教的感化,主动成为一名基督教徒。但是他们同样的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和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只是在个人私事方面,更多会寄托在宗教。 三是家庭承袭,是高校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最主要原因。他们中间十四位同学的基督信仰,是承袭家族信仰,占此次调查总人数的87.8%。他们都是从小接受家庭中基督教信仰的熏陶,父母或长辈经常带领他们参加基督教会活动,长期耳濡目染而成为信徒。其中有8名学生更多继承祖母辈的基督信仰,他们父母信仰的程度不如祖母辈。总体来看,他们信仰基督教可以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最初接触到基督教是长辈对自己进行教育过程中的插曲,在后期的接受学校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到的西方哲学关于宗教的描述,使他们对基督教的兴趣以及信仰基督教的可能性增强。针对家庭长辈是否强制他们信仰基督教,仅有1人表示如此,其他人均表示没感觉到被强迫信仰,而是家庭氛围潜移默化影响自我判断和选择。他们的父母辈或祖母辈的基督教信仰皆是承袭自上一辈亲人的信仰,一代一代传承至今。 综上所述,不论社会环境、个人考虑还是家庭承袭,这些因素在发展过程中最后都会以主观意志为导向,大学生信徒的自我认识与价值选择,是其宗教信仰的根本导向。 三、对大学生基督徒的实效疏导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3]如何对待高校在读大学生基督徒群体,是我们要妥善处理的重大问题。因大众对其敏感神秘之观感,乃至“非我族类,其心也异”之误解,相关人员常采取登记备、求职入学方面,倡导严厉打压乃至禁止大学生信仰基督教。针对如此,访谈数据如表6: 表6:受访者意愿调查意 愿 比例人数放弃宗教信仰参与合法宗教活动加入地下教会组织拥护国家宗教政策0 18 0 18 0%100%0%100% 数据显示,这批大学生基督徒,在处理好政教关系基础上,依法依理依情地进行合法的宗教活动。相反,严厉打压禁止高校学生信仰宗教,是不明智也不切合实际的做法,其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最大限度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4]所以,对高校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实效疏导,使其理性信仰基督教,并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四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是社会方面,保护合法和制止非法齐头并进。其一,政府保护高校学生参与正常合法的宗教活动。比如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权利参与有组织的团契活动、定期参加教堂礼拜、自由奉读《圣经》,保护这些合法的活动在不影响社会秩序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其二,对于高校内的基督徒,非宗教信仰人士应该尊重他们的信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合理利用宗教优秀的精神资源,发挥对社会的良好作用。[5]严厉制止狂热传教、思想激进的基督教徒,必须禁止在校园内进行的传教,以免造成对校园、对社会的不良影响,为校园学习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环境。其三,加强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制思想的宣传教育,使高校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行动上符合法治规范要求,并明确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其四,密切关注国外来的交换生和交流团队,防止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其进行思想渗透。[6]同时提告知高校内学生提高警觉,加强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安全意识教育,比如召开宗教信仰安全讲座和座谈会、宣传指定教会举办相关宗教活动等。 其次是学校方面,利用课程思政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一,将宗教知识与课程相结合。比如开设世界宗教研究、基督教会史、《圣经》故事品读等选修课程并鼓励大家进行学习,揭开宗教在高校学生认知中的“神秘面纱”,又可以让学生信徒对自己的信仰有更全面的审视,也能够帮助学生客观、辩证地对待宗教,树立科学的宗教观。其二,教师除了讲授课本理论知识,更应该努力提高课程效果,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课堂的各个环节,加深学生对唯物主义的理解,减少对宗教的虚无幻想。其三,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和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生活中主动融入大学生群体,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并自觉抵御宗教带来的负面影响。认真倾听学生的诉求,帮助学生度过生活中的艰难坎坷,让他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而不是从信仰虚幻的宗教中寻找慰藉。[9] 再次是家庭方面,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家庭是每个人一生脱离不开的生存环境,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启蒙老师,所以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成长发展的方向。一方面,针对信仰基督教的家庭。祖辈或父母信仰基督教而使子女受影响信仰基督教的家庭应该灌输正确的基督教教义,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信仰榜样,引导孩子积极健康成长。根据自己意愿传授基督教信仰给子女是父母的个人权利,但与此同时更应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进行人生最基本的道德教育,一味促使子女信仰基督教未必是利于其成长,综合各方面的教育才是正确的考量。另一方面,针对非基督教信仰的普通家庭。可以适当教授孩子正确的宗教观,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有宗教信仰的人群,从而让孩子对社会有客观清晰的认知。当然,作为父母更多的是要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社会主义理想,帮助孩子努力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教育孩子成为有益于社会建设的好青年。 最后是个人方面,增强个人理性思考是高校学生作为新时代知识分子的必备素质。进入大学,学生已经是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个体,在对待宗教信仰问题上更要理性思考。一方面,针对信仰基督教的学生群体。学生信徒首先要对其信仰的宗教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明确自身信仰与他人无关,不得向他人进行传教;参与合法的宗教活动,拒绝非法传教与非法场所的宗教活动,一旦发现,积极向有关法务部门举报;对于国家和高校的宗教信仰调查,不必害怕,实事求是对待自己的宗教信仰,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为自己和其他宗教信仰者减少大众的偏见目光,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感。另一方面,针对非宗教信仰的普通学生。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尊重每一位有信仰的人,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要摒弃“信教者皆神秘”的观念,平等对待每一位有宗教信仰的人,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增进彼此了解,更好的理解宗教信仰;坚信马克思主义和无神论,抛弃对虚无神灵的幻想,更要坚定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以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用唯物主义的方法探索实践。 四、结语 信仰基督教的高校大学生以信奉新教教派为主,入教时间大多超过十年,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信徒并非通过其他传教活动接触基督教,而是基督教会氛围影响以及自我主观选择而对基督教产生信仰,不狂热、不张扬、非正式是其行为表现的明显特点。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原因各种各样,多数是承袭了家庭的宗教信仰,信仰程度或逐渐递减,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这都是个体自我判断选择的结果。针对高校学生信仰基督教的问题,社会各界既不能全盘制止,也不能过度鼓励支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10],既要保护大学生参与合法的宗教活动、尊重其宗教信仰,也要严厉打击非法传教行为;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宗教安全意识的培养,积极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知识,致力于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优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1]朱洪岩,耿庆锋.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刍议——以大学生基督教信仰为例[J].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2):53-55. [2]数据来源:田国胜,徐若虹,王健.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教育引导途径探析[J]. 学理论,2015(17):187-188. [3][4]习近平. 发展中共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N]. 人民日报,2016-04-24(1). [5]闫红果. 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热调查[J]. 当代青年研究,2017(05):90-94. [6]许国成,王雄杰. 防止基督教渗透校园的若干问题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118-120. [7]刘影. 近十年我国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研究现状述评——以CNKI收录的论文为例[J]. 世界宗教文化,2016(04):152-157. [8][10]连东,聂思琪. 高校“理性”基督徒的“驳”与“疏”[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29(03):81-83. [9]唐晓峰. 以三个基督徒群体特征看当今中国教会[A]. 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二辑[C].:Regent College.UBC,2011:25. 基督宗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文化是西方资本主义精神文化的本质与核心,不仅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伦理道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自传入中国,经过本土化历程之时,亦对我国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直至现代。当下,大学生信仰基督教问题,已受社会各界关注。逐年增长的基督徒人数,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大学生青年群体,及其信仰价值选择的重要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对这类特殊群体,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引导大学生基督徒走上与社会主义事业相向而行的正途上,使其宗教信仰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相适应,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政教关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应有之力。为此,本文就近选择笔者供职的广东财经大学为个案,抽取18位在读大学生基督徒为样本,进行深度访谈,以此管窥广东大学生基督徒信仰现状,量化分析其皈依基督的原因,并提出四方面的实效对策,以期抛砖引玉。一、大学生基督教徒信仰基本情况据2014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中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比例远远高于普通群众的比例,全国大学本专科在校生约2500万人,信仰基督教的比例达到7%左右,绝对数量在175万人以上。[2]虽然官方的调查数据与现实情况或存在差异,但由此可知,近年来各大高校内的大学生基督徒的数量基数庞大,且应呈现增长趋势。笔者因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以基督宗教在华传播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交往认识了广州高校在读大学生基督徒。为完成本课题,笔者随机选取其中18位,进行间断性的深度访谈。了解到的基本情况,列表数据如下:(一)人物概况接受访谈的18位同学,尽管占全校本科生的0.08%,虽难言代表主体性,但受其隐私保护和敏感神秘之因,取样困难,实属不易,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表1:人数基本概况表类 别 比例人数性别3户籍区域政治面貌2 4 1教派男生女生城市农村本地外省共青团员普通群众天主教东正教新教15 12 6 16 4 0 0 1 8 16.7%83.3%66.7%33.3%88.9%11.1%22.2%87.8%0%0%100%表1看出,十八位基督徒均为基督新教徒,以女生为多数(当然这与该校学生总数以女生居多有关),城市户籍多于农村户籍,均为本省信徒。其中四位基督徒,兼具是共青团员与基督教徒双重身份,他们自认为两者身份不冲突,也不影响参加教会活动的抉择。(二)接触基督教信仰路径已有研究表明,高校学生接触基督教的途径大致分两大类:客观外因:门户网站、社区论坛、空间博客等为媒介的线上网络平台传播,以及线下的散发传单或对外传教的牧师、神父或信徒。主观内因:本人饱受沧桑寻找信仰寄托,以及家庭世袭与身俱来的宗教信仰。抽样访谈发现,18名基督信徒均是主观内因接触到基督教,并均为家庭世袭,与时俱来的基督教信仰身份。具体情况如表2 :表2:接触基督教信仰路径数据表途 径 比例人数网络传播外人传教自我精神寄托家庭世袭、与时俱来0 0 0 1 8 0%0%0%100%(三)宗教生活情况深度访谈所知,十八位大学生基督徒的日常行为与朋辈同学无异。他们行事较为低调,很多人不愿意在公开场合亮出自己基督教徒的身份,更不愿意主动交往其他教友。但对每周日的礼拜活动,表现得较为虔诚,绝大多数能够坚持每周的宗教活动。虽然如此,也并未表现出狂热程度,更多是把信仰纳入自己的私事领域,并不愿意过多宣讲自己的宗教信仰,更没有主动宣教的趋势。具体情况如表3:表3:宗教活动频率宗教活动 比例人数周日礼拜团契活动佩戴十字架饰品公开教徒身份积极寻找教友向他人传教16 4 10 9 2 0 88.9%22.2%55.5%50%11.1%0%(四)信教年份访谈调查显示,其中绝大多数信教年份超过十年,因为他们均为随同家庭亲人,世袭继承信仰,一般在三岁左右领洗入教,但真正懂事要到小学6-8岁,那时算起,即算超过十年的信教年份。具体数据如表4:表4:入教时间数据入教时间 比例人数15年以上10年-15年5-10年5年以下4 10 3 1 22.2%55.5%16.7%5.6%二、大学生基督徒皈依基督因素分析调查访谈数据显示,1人受周围社会环境影响,14人是因为家庭之中父母或其他亲人信仰基督宗教,使大学生从小受到熏陶从而承袭了这种信仰,有3人是通过自身价值判断而主动了解、熟悉并信仰基督教。具体数据如表5:表5:皈依因素原 因 比例人数社会环境个人考虑家庭承袭1 3 1 4 5.5%16.7%87.8%一是社会环境,是指高校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客观原因。其中,受到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信仰基督教的一位大学生,成为基督教信徒的时间并不长,属于十八位样本中最短的,但他的虔诚与其他教徒无异。他在偶尔的几次参与基督教会的礼拜活动中,为基督教会自由、宁静、和谐的氛围所感染,与其他教徒一起吟唱诗歌、一起诵读《圣经》,源源不断地带给他独特的人生感悟,他因此对基督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真正使他成为基督教信徒的契机,是他在自身的信仰迷茫之时,看到了他的基督教徒朋友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保持一颗热忱之心为他人祷告的场景,由此体会到基督教的善,选择信仰基督教。另外,该受访者还认为,在本高校内有少数信仰基督宗教的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表露出来的基督教信仰态度,会对周围其他人群有着或深或浅的影响,不论他们是否表现积极主动传教行为,他们自身的言行和思想或多或少会感染身边关系亲密的人群。二是个人考虑,是指高校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主观原因。其中三位同学,是根据自我价值观的取向而选择信仰基督教,他们入教时间皆是5-10年。他们表示,从小接受无神论的科学教育本不会产生对宗教的信仰,他们最初也并不是认同宗教。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逐渐显现的情况下,他们时常感到迷惘,也感受不到无神论与宗教观之间的对立差别,甚至会发现依托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无神论尚不足以动摇有神论的基础。认为自己的行为方式时常偏激,渴望在犯错之时得到心灵的救赎和内心的平静,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思考问题,以和平的方式理性地解决问题。而基督教恰恰是提供了他们认为很合适的环境,所以他们才会接受基督教的感化,主动成为一名基督教徒。但是他们同样的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和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只是在个人私事方面,更多会寄托在宗教。三是家庭承袭,是高校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最主要原因。他们中间十四位同学的基督信仰,是承袭家族信仰,占此次调查总人数的87.8%。他们都是从小接受家庭中基督教信仰的熏陶,父母或长辈经常带领他们参加基督教会活动,长期耳濡目染而成为信徒。其中有8名学生更多继承祖母辈的基督信仰,他们父母信仰的程度不如祖母辈。总体来看,他们信仰基督教可以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最初接触到基督教是长辈对自己进行教育过程中的插曲,在后期的接受学校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到的西方哲学关于宗教的描述,使他们对基督教的兴趣以及信仰基督教的可能性增强。针对家庭长辈是否强制他们信仰基督教,仅有1人表示如此,其他人均表示没感觉到被强迫信仰,而是家庭氛围潜移默化影响自我判断和选择。他们的父母辈或祖母辈的基督教信仰皆是承袭自上一辈亲人的信仰,一代一代传承至今。综上所述,不论社会环境、个人考虑还是家庭承袭,这些因素在发展过程中最后都会以主观意志为导向,大学生信徒的自我认识与价值选择,是其宗教信仰的根本导向。三、对大学生基督徒的实效疏导对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3]如何对待高校在读大学生基督徒群体,是我们要妥善处理的重大问题。因大众对其敏感神秘之观感,乃至“非我族类,其心也异”之误解,相关人员常采取登记备、求职入学方面,倡导严厉打压乃至禁止大学生信仰基督教。针对如此,访谈数据如表6:表6:受访者意愿调查意 愿 比例人数放弃宗教信仰参与合法宗教活动加入地下教会组织拥护国家宗教政策0 18 0 18 0%100%0%100%数据显示,这批大学生基督徒,在处理好政教关系基础上,依法依理依情地进行合法的宗教活动。相反,严厉打压禁止高校学生信仰宗教,是不明智也不切合实际的做法,其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最大限度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4]所以,对高校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实效疏导,使其理性信仰基督教,并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四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是社会方面,保护合法和制止非法齐头并进。其一,政府保护高校学生参与正常合法的宗教活动。比如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权利参与有组织的团契活动、定期参加教堂礼拜、自由奉读《圣经》,保护这些合法的活动在不影响社会秩序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其二,对于高校内的基督徒,非宗教信仰人士应该尊重他们的信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合理利用宗教优秀的精神资源,发挥对社会的良好作用。[5]严厉制止狂热传教、思想激进的基督教徒,必须禁止在校园内进行的传教,以免造成对校园、对社会的不良影响,为校园学习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环境。其三,加强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制思想的宣传教育,使高校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行动上符合法治规范要求,并明确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其四,密切关注国外来的交换生和交流团队,防止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其进行思想渗透。[6]同时提告知高校内学生提高警觉,加强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安全意识教育,比如召开宗教信仰安全讲座和座谈会、宣传指定教会举办相关宗教活动等。其次是学校方面,利用课程思政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一,将宗教知识与课程相结合。比如开设世界宗教研究、基督教会史、《圣经》故事品读等选修课程并鼓励大家进行学习,揭开宗教在高校学生认知中的“神秘面纱”,又可以让学生信徒对自己的信仰有更全面的审视,也能够帮助学生客观、辩证地对待宗教,树立科学的宗教观。其二,教师除了讲授课本理论知识,更应该努力提高课程效果,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课堂的各个环节,加深学生对唯物主义的理解,减少对宗教的虚无幻想。其三,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和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生活中主动融入大学生群体,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并自觉抵御宗教带来的负面影响。认真倾听学生的诉求,帮助学生度过生活中的艰难坎坷,让他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而不是从信仰虚幻的宗教中寻找慰藉。[9]再次是家庭方面,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家庭是每个人一生脱离不开的生存环境,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启蒙老师,所以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成长发展的方向。一方面,针对信仰基督教的家庭。祖辈或父母信仰基督教而使子女受影响信仰基督教的家庭应该灌输正确的基督教教义,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信仰榜样,引导孩子积极健康成长。根据自己意愿传授基督教信仰给子女是父母的个人权利,但与此同时更应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进行人生最基本的道德教育,一味促使子女信仰基督教未必是利于其成长,综合各方面的教育才是正确的考量。另一方面,针对非基督教信仰的普通家庭。可以适当教授孩子正确的宗教观,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有宗教信仰的人群,从而让孩子对社会有客观清晰的认知。当然,作为父母更多的是要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社会主义理想,帮助孩子努力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教育孩子成为有益于社会建设的好青年。最后是个人方面,增强个人理性思考是高校学生作为新时代知识分子的必备素质。进入大学,学生已经是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个体,在对待宗教信仰问题上更要理性思考。一方面,针对信仰基督教的学生群体。学生信徒首先要对其信仰的宗教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明确自身信仰与他人无关,不得向他人进行传教;参与合法的宗教活动,拒绝非法传教与非法场所的宗教活动,一旦发现,积极向有关法务部门举报;对于国家和高校的宗教信仰调查,不必害怕,实事求是对待自己的宗教信仰,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为自己和其他宗教信仰者减少大众的偏见目光,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感。另一方面,针对非宗教信仰的普通学生。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尊重每一位有信仰的人,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要摒弃“信教者皆神秘”的观念,平等对待每一位有宗教信仰的人,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增进彼此了解,更好的理解宗教信仰;坚信马克思主义和无神论,抛弃对虚无神灵的幻想,更要坚定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以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用唯物主义的方法探索实践。四、结语信仰基督教的高校大学生以信奉新教教派为主,入教时间大多超过十年,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信徒并非通过其他传教活动接触基督教,而是基督教会氛围影响以及自我主观选择而对基督教产生信仰,不狂热、不张扬、非正式是其行为表现的明显特点。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原因各种各样,多数是承袭了家庭的宗教信仰,信仰程度或逐渐递减,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这都是个体自我判断选择的结果。针对高校学生信仰基督教的问题,社会各界既不能全盘制止,也不能过度鼓励支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10],既要保护大学生参与合法的宗教活动、尊重其宗教信仰,也要严厉打击非法传教行为;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宗教安全意识的培养,积极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知识,致力于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优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参考文献:[1]朱洪岩,耿庆锋.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刍议——以大学生基督教信仰为例[J].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2):53-55.[2]数据来源:田国胜,徐若虹,王健.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教育引导途径探析[J]. 学理论,2015(17):187-188.[3][4]习近平. 发展中共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N]. 人民日报,2016-04-24(1).[5]闫红果. 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热调查[J]. 当代青年研究,2017(05):90-94.[6]许国成,王雄杰. 防止基督教渗透校园的若干问题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118-120.[7]刘影. 近十年我国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研究现状述评——以CNKI收录的论文为例[J]. 世界宗教文化,2016(04):152-157.[8][10]连东,聂思琪. 高校“理性”基督徒的“驳”与“疏”[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29(03):81-83.[9]唐晓峰. 以三个基督徒群体特征看当今中国教会[A]. 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二辑[C].:Regent College.UBC,2011:25.


文章来源:基督教学术 网址: http://jdjxs.400nongye.com/lunwen/itemid-30169.shtml


上一篇: 新书推荐
下一篇: 林业论文_《林业工程学报林业工程学报》出版道德公约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基督教学术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